40-50(3/35)
说:“不管早上仲卿给您布置了什么,现在都可以忘记了。”沈里:“……啊?”
退到师奶身后的小颜夫子一句话也没有,安静的就像是一朵银色的壁花。
岑老夫人却一拍手,福至心灵的表示:“不如就把这个当做今天回去的作业吧,写一篇论述仲卿为何给您布置如此早读的原因。可以畅所欲言,也可以集思广益。”
简单来说就是,可以胡说八道,也可以找别人帮忙。
沈里还处在对师徒俩天差地别教学方式的震惊中走不出来,但如果一定要他说,他肯定还是更喜欢想一处是一处的岑老夫人的,她不仅看上去为人和善,连教学方式也十分有趣。至少比沈里预计的有趣的多,这也让他不再那么抵触一对一紧迫盯人似的教学,不再抱怨连走神的机会都不给。
岑夫子的教学内容真的和《后鉴图说》没什么关系,倒是和那张沈里早上才考完的卷子挺像的。
可想而知真正的出卷人是谁。
老夫人的教学目的也是一目了然,她想先帮助沈里了解并梳理清楚整个朝堂都是如何运转的。这不像是在给未来的皇帝培养一个管理后宫的帮手,更像是在教未来的皇后如何在朝堂上立足。
而岑夫子的第一课,就是让沈里对如今身处的皇宫有一个大致了解。
如何了解呢?
老夫人笑着对太子妃发出邀请:“今日外面的天气非常不错,殿下不如与老身出去走走吧?”
沈里:“!!!”
虽然平日里沈里不怎么喜欢动弹,但如果是能在上课的时候走出课堂,他又会变得比任何人都要有活力。
他喜欢室外教学,超爱的!
然后他们就真的离开了弘文馆,在岑老夫人的带领下,直观的用脚步丈量了这座沈里住了这么久其实都没有住明白的皇宫。
之前在说东宫的时候说过的,大启的皇宫基本都是典型的“前朝后寝”的布局。
说白了就是前面办公,后面睡觉。只不过不管是办公的地方,还是睡觉的地方都大到可怕。
而大部分衙署办公的所在之地,准确的叫法是皇城,也就是外朝。
皇帝和妃子居住的地方叫宫城,因为位置在北面也叫北内,大内,其中就包括了沈里更为熟悉的后宫。至于后宫里面有什么,岑夫子表示这个不急,后面自然会了解到。
眼下最重要的还是皇城。
“殿下知道皇城里一共有多少个衙门,又分别叫什么吗?”
沈里、沈里不知道为什么,莫名就是有了一种很羞愧的感觉,明明如果对方问殿下知道XX名句后一句是什么,该如何解读时,他肯定能理直气壮的说不知道,完全不会有如今这种抬不起头的感觉。
但沈里还是努力说了他知道的:“东宫,掖庭,内侍省,门下省,尚书省,呃,哦,对,南衙十六卫。”
岑老夫人没说对,也没说不对,只是让小颜夫子把她早就准备好的舆图拿了出来。
那不是一个准确的舆图,只是画了一个大概的方位,为了方便沈里更直观的对整个皇宫有一个概念。也让他明白了自己错的有多离谱。
有时候就是这样,你不努力一下,都不知道能有多绝望。
舆图上画的一清二楚,东宫和掖庭都是宫城一左一右的附属宫殿群,它们既不属于皇城,也不属于宫城,是非常独立的两套系统。
而不管是太子闻时颂还是东宫的官员,都无数次的和沈里说过的,东宫自有一套系统。
偏偏岑夫子还在给太子妃挽尊,她说:“如果只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