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0-80(21/34)
并再一次下旨强调了朝廷命官不能与民争利的基本政策。以前还只查官员名下的铺子,现在连官员的直系亲属都一并会被清查,六公主被重点骂了,因为她和她的驸马就是两个钱串子,比起争夺皇位,他俩明显对做生意更感兴趣。六公主加入夺嫡旋涡的唯一原因,就是想等自己说了算之后鼓励远洋贸易,增加商人的话语权。
二公主善武,五皇子善文,而六公主最擅长的就是赚钱。
老皇帝这一道旨意下来,几乎算是砍到了六公主的大动脉,也让其他皇子公主变得没那么舒坦了。
毕竟朝廷给的俸禄是有数的,这些皇子公主想要谋求更多的政治地位,势必要拉拢人才、培养门客,而这些哪一个不需要大量的金钱去维系?也因此,他们以前私下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生意,如今被迫进入寒冬,至少明面上要做切割,那肯定是要不痛快一阵子的。
太子几乎算得上是受影响最小的,因为他一早就信不过他父皇,很多生意都在暗中进行,也因为太子的俸禄是最高的。
这一点还要感谢老皇帝对他皇兄的偏爱,让太子的一切待遇都是超规格的,虽然在闻时颂上位之后,老皇帝已经撤回了大半,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东宫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。
至于吴程两家信不信服这个凶手已经全死的结果,在朝廷再次紧抓商业这样的大事面前,就变得根本不值一提了。
也不在老皇帝的关心范围内,哪怕涉事其中的是他最为倚重的中书之孙,他至多也就是宽慰了老泪横流的吴中书几句,甚至数落了他为什么要放纵孙子去做生意,老皇帝觉得商人多狡诈,就没有一个好东西。
说真的,沈里在听说了这件事后都是瞠目结舌的,他觉得他已经够没有情商的了,没想到老皇帝还能更胜一筹。
刨去吴三作恶多端、死有余辜这点不提,只说你身边之人的孙子意外死了,你没什么同理心也就算了,还说教上了?真不怕哪天吴老爷子把心一横,彻底跳反到哪个皇子公主的船上?
事实上,吴家一直都有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。
——二公主。
当年抚养二公主到六岁的正是吴家。
二公主也是念及这份香火情的,这些年对吴家多有照拂。就闻时颂的探子所说,吴老爷子为了亲孙子的事,已经求到了二公主门前。
如今又正值老皇帝有意调二公主去北疆和沈青起争夺兵权,二公主已经一力应承下了此事。并给老皇帝写了封情真意切的奏疏,希望自己能够再次帮吴家查查。
老皇帝最近头疼症又发作了,根本不耐烦看那些长字,但也懒得和二公主纠缠,只大手一挥的表示:“既然你想查,那就去查吧。”
还是那句话,他无所谓。既无所谓凶手是谁,也无所谓吴家和二公主要如何没完没了,反正只要不影响到他就行。
二公主得以顺利留在了京城。
不过,虽然是拿吴家的案子当一个借口,但二公主对逍遥子的调查还是挺用心的,因为别的不说,二公主对自己人是真的好。
在这点上,二公主和闻时颂这个神经病弟弟是很相似的,他们的优点是对自己人很好,从不会让属下觉得自己的追随被白白辜负,但他们的缺点也很明显,那就是对不是自己人的人十分冷漠,甚至可以说是冷酷。
若孝贤太子还活着,二公主和闻时颂说不定反而能和平共处的很好,毕竟按照他俩的这套逻辑,他们如果是一起给孝贤太子“打工”的同事,那就是自己人。
可惜,如今各为其主,他们都想当老大,那就无论如何都不能成为自己人了。
二